喝咖啡续命已经成为了很多学生党和打工人的日常。
(相关资料图)
门店的现磨咖啡好喝,就是对钱包不太友好。两块钱一包、有热水就能冲的速溶咖啡依旧是许多人的首选。
也许你刚冲好一杯,但我劝你,速溶咖啡还是少喝为妙。
中国和澳大利亚学者的一项最新联合研究发现,喝多速溶咖啡很可能会“折寿”[1]。
研究人员花了三年时间对约47万名受试者进行跟踪调查,收集他们喝咖啡的情况,包括咖啡的种类、杯数等。与此同时,他们还采集了受试者的DNA,测量末端端粒长度的变化,计算受试者们预期寿命是否会增加或减少。
研究结果显示,速溶咖啡会造成端粒额外的缩短,缩减细胞的生命周期,进而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和预期寿命。
平均每天多喝一杯,端粒的缩短长度大致等效于寿命减少0.38年时端粒缩短的长度。然而对比中发现,手冲咖啡并不会对端粒产生类似影响,也就是说,饮用手冲咖啡对健康和寿命没有显著的危害。
端粒是每条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它会随着细胞分裂逐渐缩短,短到一定程度,细胞就会停止分裂、进入衰老[1]。通常情况下,细胞中端粒较短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或者传染病。如果端粒长度持续缩短的话,人体衰老的进程也会加快,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2]。
端粒存在于每条染色体的末端
这样看来,速溶咖啡非但不能续命,还会影响你的健康。
但为什么同样是咖啡,手冲咖啡就不会危害健康呢?速溶咖啡中到底添加了些什么,引起了这种“折寿”效应?
从成分来看,手冲咖啡和速溶咖啡之间,内容和配比有很大的不同。
用来做手冲的咖啡粉,是由咖啡豆经过晾晒、水洗、烘焙、研磨等工序得到的。除了含有让你睡不着的咖啡因,还不乏一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包括维生素、镁元素,还有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的多酚类物质,比如绿原酸和奎宁酸等[3],可以起到抗氧化、抗癌等功效。
咖啡豆的品质以及冲煮手法决定着咖啡的风味
多项研究证实,适量饮用咖啡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帮助减肥、改善大脑功能、改善抑郁、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等等[3][4]。
但我们平常喝的速溶咖啡,往往是“3合1”咖啡粉,里面的纯咖啡粉只占了小部分。
如果你不信,可以留意一下速溶咖啡的配料表,排在前面的往往是植脂末和白砂糖,咖啡粉甚至并不是配料表的前三名,彻底沦为配角。
根据一项公开发布的速溶咖啡制作专利,一袋速溶咖啡粉中,白糖占比在46%-55%,植脂末占比为31-40%,真正的咖啡速溶粉只有不到20%或者10%[5]。与其说你喝的是咖啡,不如说是加了咖啡因的糖水。
植脂末,也被称为奶精或咖啡伴侣
速溶咖啡中糖和植脂末含量过高,容易引起肥胖,还会增加疾病风险[6]。研究表明,饮用速溶咖啡会导致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长17%,而换成纯咖啡则会使这种风险降低20%[7]。过量的添加剂们反客为主,“咖啡有益健康”的结论也就无法适用于速溶咖啡[8]。
但你也不需要把所有速溶咖啡都一棒子打死。
很多生产咖啡的品牌除了“3合1”产品之外,也会推出速溶黑咖啡。你逛超市的时候也许在角落里见到过它们的身影,往往是一个盛满了黑色颗粒的透明罐子,很像奶奶家花盆里盛出来的一桶三个月没浇水的土。
放到花盆里能以假乱真的速溶黑咖啡
这些速溶黑咖啡因为外形朴实、风味犀利,苦涩得单纯且直白,并不是很受消费者们待见。但添加剂较少,更加健康。
此外,在真空环境下通过冷冻干燥法制成的冻干黑咖啡粉,如果不添加额外的成分,也是很接近手冲咖啡的一种速溶咖啡。
如果你是一个生活离不开咖啡的人,还是尽量少喝“3合1”类型的速溶咖啡。即使没有精力做一杯手冲,也可以留意一下配料表,选择更健康的替代产品,抵御糖和植脂末的诱惑。
毕竟黑咖啡虽苦,但跟打工和生病的苦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撰文:乔杨
审核编辑:芙若拉
图片编辑:乔杨
内容编辑:懒羊羊
参考文献:
[1]Wei, Y., Li, Z., Lai, H., Lu, P., Zhang, B., Song, L., ... & Shen, M. (2023). Instant Coffee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elomere Length: Finding from Observation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es of UK Biobank.Nutrients,15(6), 1354.
[2]Shammas, M. A. (2011). Telomeres, lifestyle, cancer, and aging.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c care,14(1), 28.
[3]Harvard Chan Home. (2020).The Nutrition Source——Coffee.
[4]Watanabe, T., Kobayashi, S., Yamaguchi, T., Hibi, M., Fukuhara, I., & Osaki, N. (2019). Coffee abundant in chlorogenic acids reduces abdominal fat in overweight adul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Nutrients,11(7), 1617.
[5]李荣副, 何红艳, 程金焕, 王万东, 陈雷, & 熊贤坤. (2012). 一种速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
[6]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2022). Trans fats.
[7]Wang, X., Jia, J., & Huang, T. (2022). Coffee Type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Large-Scale Cross-Phenotype Association Study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13, 818831.
[8]Kim, H. J., Cho, S., Jacobs Jr, D. R., & Park, K. (2014). Instant coffee consumpt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Korean adults.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106(1), 145-153.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南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