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要闻:【七里河区非遗】兰州刻葫芦

来源:七里河融媒    时间:2023-05-28 20:28:38

LAN ZHOU KE HU LU

兰州刻葫芦


(资料图片)

七里河区非遗

-兰州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项目是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政府2017年公布的传统技艺类别区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兰州刻葫芦是中国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汉族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阴刻,来体现中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然后涂上松墨,令其线条明晰。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刻葫芦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坊间有:“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的说法。

唐贞观年间称葫芦为匏器和瓠,当时兰州刻葫芦技艺已很精巧,隋末兰州周围已大量种植葫芦,把葫芦的外皮刮去后磨光,在葫芦上雕刻书法碑贴或花纹图画,兰州葫芦雕刻的发展与鸡蛋葫芦的发现、应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明崇祯十六年囊云大师(一六四三),进士,字唯一,曾在金城葫芦万处学艺,清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后为僧,人称囊云大师,刻葫芦画山水,超脱畦径,槎杆突兀,孤峭绝人,作品有传世孤品-葫芦雕刻婴戏图。光绪年间,刻葫芦逐渐以甘肃兰州为著名,据《皋兰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王姓艺人鸿平等已在葫芦外皮上刻画戏剧脸谱,最初为民间玩物,到20世纪初被上层社会作为礼品。当时,书画家李文斋也从事刻葫芦,在技艺上加以改进,以细针代笔,刻画人物、诗词等,他能在直径5-6厘米的小葫芦上 ,一面刻苏东坡前《赤壁赋》全文 ,一面刻《后赤壁赋》,并镌刻山水,字迹清晰流利。

刻葫芦的方法主要有:阳雕、阴雕、透雕、阳雕平地、阳雕沙地、阴刻阳雕、双勾勒等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顺行刀、逆行刀、挑刀、剁刀、切刀等。这些雕法和刻法基本上是从竹雕、木刻等工艺中,借鉴而来的,但最重要的是:施刀要做到准(心静气和),在用刀上有单刀、单针、针刀兼用之别,在书体上融楷草隶篆行为一体,在风格上雄强与婉约并存,在内容上则由作者单刻的诗词、歌、赋和山水为主再刻上年月和署名,进而发展为或有感而发,或叙事抒情、考辨,涉及面极其广泛。这样,兰州刻葫芦就成了一门集书法、绘画及文学、史学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到上世纪40年代,兰州刻葫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其中以阮光宇、王德山、王云山、陈唯一的作品最为出名,阮光宇原本是河北省的一个民间画家,1938年移居兰州后,开始研究刻葫芦的技艺,并将他在诗书画印等方面的修养引入了这一民间艺术,因而他的刻葫芦,题材广泛,刻功精细,凡诗词书法,南北派山水,以及西厢、红楼、聊斋人物,应有尽有,技法也日臻完美。及至50年代,兰州刻葫芦空前繁荣,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于1954年成立了兰州市特种工艺美术社,专门从事刻葫芦的制作。1959年首次出口海外,行销于英国、德国、匈牙利和苏联等国,年出口量达1100多件。

由于传承人逐渐减少,兰州刻葫芦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雕刻技术濒临后继无人,需要抢救保护,2006年兰州刻葫芦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源: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馆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南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