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对话民企掌舵人|罗炯:从一米灶台到2000平门店,天宝兄弟靠兄弟,但不止三个人_速讯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时间:2023-04-25 15:59:41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珉颖 陈奥男 邓晓娟 陈左亿 长沙报道

黑色体恤衫配黑短裤,戴起口罩往取号机前一站就是8小时起,被好友笑称长沙“站神”。不熟悉天宝兄弟的人肯定想不到他会是这家网红店的大老板罗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天宝兄弟如何起家,逆势而上的秘诀是什么,怎么回应黄牛问题……传说中有社恐的罗炯说话比较慢,但一一作答。

天宝兄弟创始人罗炯出席大众点评必吃榜颁奖典礼。

不如意,不如拼

“兄弟,最近过的如意吗?”

“不如意……”

“一起再拼一把不?”

那年春节,一间小酒吧,36岁的罗炯跟老同学蒋凌云喝着酒聊着各自的心事。

“尝过成功的甜头,也飘过、作过,折腾了一圈又啥也没了”,当时的罗炯就想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恰巧好兄弟兼老同学的蒋凌云也正处于人生低谷,两人一拍即合。

凭着餐饮业的从业经验,罗炯觉得小龙虾市场有潜力,于是又拉上自己在之前工作中认识的厨师朋友杨有华,兄弟创业档组建完毕。

罗炯让杨有华做口味虾,但杨有华虽是湖南人,却很小就外出打工,在江苏很多年,只会做甜口苏州菜。

“我这个兄弟,人称‘才哥’,因为他真的有才!”,罗炯介绍,杨有华从未接受过正规培训,身上的本领除了勤奋就是天赋,仅凭着自己的描述,就做出一份像模像样的口味虾。

有汤,有紫苏,香辣鲜甜。但杨有华自己却不满意。

“汤是汤,汁是汁,汤不如汁”,从业多年杨有华坚持厨师该是手艺人,应有点匠心。

但大火收汁,虾肉就柴了。三个人参考各地的做法,不停地试,终于有了“独门秘制”,核心竞争力算是有了基础。三人各拿出5000元,在长沙开启创业之旅,“天宝兄弟”诞生了。

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三人就定下规矩,虾只用每只一两以上的大虾,到客再洗虾不搞预制。

“那个灶台每晚8点以后才能用,我们就日夜颠倒着干,主要做外卖,搭着给茶馆客人做点宵夜。”当时的罗炯为了额方便送外卖,在高桥市场买了辆二手电动单车,并在车行门口放下狠话:下次再买车一定是在4S店。

天宝兄弟是长沙饮食行业内最早选用大虾的,也是因为大虾迅速打下口碑。但由于大虾进价贵,当市场卖价普遍98一份的时候,天宝的虾就卖200元一份。

“这个价格在2015年可能看着挺吓人,但我相信只要试过的人都会认可”,罗炯准确的抓住了长沙人对小龙虾的热情,那些抱着试试心态点外卖的食客,都成了天宝的老粉,很多人自发的在朋友圈帮他们宣传,其中有一位现在已是罗炯的老婆了。

“她当时也因为质疑200一份的虾子到底什么样,所以下了单”,罗炯将外卖送去,并延续着向客人寻求反馈的习惯。两人从口味虾的味道聊到做菜的心得,女孩从客人变成他的女朋友,最后成了老婆。

有了食客的认可,天宝兄弟凭着口口相传的力量,营业额从刚开始的1天600,迅速攀升的一天2000。从火车站999茶馆里的一米灶台,到第一家门店,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天宝兄弟三位创始人罗炯(左)、杨有华(中)、蒋凌云(右)在天宝兄弟长沙第一家店门口合影

新要创,旧要守

2015年5月,天宝兄弟的第一家店开在五一新村。那时的小龙虾正开启一年中最黄金的季节,一天营业额七八千成为日常。

“那时候感觉梦想就是前方,但没想到打脸也来的那么快。”

经过盛夏的喧嚣,10月过后吃小龙虾的人慢慢少了,天宝兄弟的营业额止不住的下跌,排队的人不见了,店里也变的冷冷清清。

“那时候长沙口味虾市场的痛点就是冬天没人吃,一是价格贵,二是虾子的质量也不行。”

那个冬天,兄弟三人时不时闲到在店里烤火,心里都在打鼓:要不要像其他门店一样冬天就关了算了。但曾经的失败与想再拼一把的决心让他们谁也开不了这个口。

“要不要试试其他虾?”

三个人逛遍了长沙的菜市场,吃遍了有点名气的馆子,最后锁定罗氏虾。当时,长沙在冬天卖这道菜的餐厅,就那么一两家。

选虾、选料、调味、经过一遍遍的推倒再来,绝味罗小宝正式上线。第一天卖了三份,第二天七份,第三天二十份……敢于创新让天宝兄弟的菜单里又多一张“王牌”,也让他们终于顺利渡过了2015年那个寒冬。

然而,挑战总是随着机遇而来。

“罗氏虾娇贵,我们一天最多死100多斤,平均进价在70元上下”,罗氏虾不好养在坚持客点才捞的天宝兄弟这又是个大问题。有人劝罗炯引入预制菜,或用冷藏储存,都被他否决了。

罗炯请教养虾人,得知罗氏虾对水温有特别的要求,他就用恒温水池养。了解到不能大缸混养,他就全部换小缸,按虾子的状态分开养。另外,再安排专门的人观察虾子,及时把死虾移走,坚持给客人最新鲜的食材。

第二年,天宝兄弟更火了,但在罗炯心里一直有放不下的担忧:小龙虾是季节性食材,怎样才能四季长红?

“一要解决小龙虾受季节限制的行业痛点,二是开发更多产品让尽可能多的食客都能在天宝找到心头好”,罗炯说。

天宝兄弟开始全国各地找虾,湖北潜江、江苏泰州,以及沿海省份,都有他们的足迹。用冰块,让虾子处于半冬眠状态,通过飞机快运,就能确保食客们吃到最新鲜的虾。

同时创新菜品。继绝味罗小宝之后,天宝兄弟又根据不同客人的口味与要求推出了剁辣椒蒸虾,喵喵蟹钳,秘制大闸蟹,特色烧烤、阿宝蒸饺、小宝茶……每一样都是天宝自主研发。

“这么多产品,这么多食客,这么大的名气,怎么长沙还只有一家店?”

面对疑问,罗炯坦言怕自己做不好第二家店。

小龙虾的季节性问题虽得到缓解,但依然存在进价贵,不稳定等因素,是否能够稳定支撑两家店的运营,暂未有完全肯定答案。

“厨师的培养也需要时间”,天宝兄弟现有的厨师团队都是一对一的学徒制带出来的。创始人之一的杨有华手把手带两个,带成时候再让他们手把手一人带两个……

罗炯说他们三人都是守旧的人,坚持厨师应该是个手艺人,做的每一道菜都要根据当天食材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要倾注自己的心血,客人才能吃出滋味。所以天宝至今不做预制,不设中央厨房,不留过夜菜……

天宝兄弟三位创始人蒋凌云(左)、杨有华(中)、罗炯(右)在天宝兄弟深圳南山店门口合影

情与义,值千金

说起“兄弟”二字,有点江湖气,还给人安全感。

“不管他做什么决定,哪怕是错的,我们也会一起把它做对!”罗炯说,兄弟们的信任让他特别感动,更有底气。

2016年10月,天宝兄弟深圳梅林店开业。谁知信心满满的三人,一出省又是被一顿暴击。

“本来以为那边暖和,大家吃虾的时间更长,谁知道广东人最在意应季,不是虾的季节,有也不吃。”

从开业一直到第二年的5月,天宝兄弟经历了大半年的亏损。

“除了季节问题,门店选址也不太妥。”广东人选址做饭店,一忌断头路,二忌旁边有停车场,天宝兄弟二个全占了。

“人生地不熟,我就定下了这家店”,罗炯回忆起自己的决定时有些愧疚。但两个兄弟没有丝毫抱怨,他们一起跑遍周围的写字楼发传单,根据当地人口味改良菜单,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将主打小龙虾的理念改成了做地道的湘菜馆。

大半年的亏损,也是大半年的积累。2017年5月,当小龙虾黄金季到来的时候,天宝兄弟深圳梅林店门口已排起了长队。当年,还登上了大众点评深圳必吃榜。

或许是三位老板的义气和身体力行在点滴生活中影响了员工,天宝的兄弟从三个人变成一群人。

2018年,随着长沙成为网红城市,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天宝又一次面临挑战。

那年国庆节,天宝兄弟长沙店已完成第二次升级,搬到芙蓉中路的众东国际楼下,总共有290平,这已经是他们开过最大的门店。

“没想到这么多人来长沙玩,再加上本地的食客,人流大到我们都害怕。”30多平米的厨房里十八个人,从中午12店上班到凌晨下班一刻都不能停。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满足客人的需求。

在压力最大的时候,三兄弟依然身体力行,坚守自己的岗位,到得比员工早,走得比员工晚。

让罗炯感动的是,厨房里的十八个人主动提出从即刻起大家谁都不休息,并且延长营业时间。

从那天起,大家开启中午12点上班,第二天早上6点下班的模式。厨房温度高,有人中暑了,撤出来休息一下又主动回到岗位上,让三兄弟看了既心疼又感动。

罗炯的办公室有一个大柜子,柜子上放了一排茅台,这是他转为员工们准备的。“他们有空的时候,我就请他们吃饭喝酒,跟兄弟们吃饭一定要用好酒。”

为了回馈兄弟,罗炯和其他两位创始人将天宝兄弟深圳南山店的大多数股份都分给一直跟着自己的老员工,他们称之为天宝兄弟第一梯队。

“谁也不想一辈子打工,大家都有梦想”,罗炯称天宝兄弟的广州店也正在筹划中,老板就是天宝兄弟第二梯队,30人左右。

爱或恨,一线间

行内有人说罗炯是“最别相的老板”,这是地道长沙话,意思是说他现在成功了,傲气了,不理人了。

行外有人说起天宝兄弟的排队就烦,动不动就是几千桌,还总有黄牛捣乱。

“社恐可能就是这么来的吧”,罗炯说有些观点我不认同,有些事我做不到,有些问题我解决不了,那就少打交道吧。

随着市场需求的暴增,技术的更新迭代,很多饮食品牌打造中央厨房。当去厨师化、预制菜、智能化流水线被行业广泛采纳,罗炯还在坚持纯手工制作。常常在饭桌上因为观点不合吵起来,既坏了气氛,也伤了感情,干脆就不交流了。

随着天宝兄弟生意越做越大,有些以前的朋友找罗炯希望能成为门店的供货商。“原材料是我们的基础,你的材料达不到标准我当然不能用。”拒绝了,朋友自然也没了。

随着天宝兄弟在长沙、深圳双城连续登上大众点评城市必吃榜,排队成了门店前的日常。而对于亲朋好友提出的预定、留位、插队等请求罗炯还是一律回绝。

一次,罗炯的老婆搞同学聚会,由于其中几个人是从外地赶来,没有准时达到,罗炯坚持让她们重新拿号排队,夫妻俩还因此大吵一架。

天宝兄弟每天下午三点开业一直到凌晨,客源不断,等位也不断。为了能尽可能减少客人们等位的时间,门店不接受预定,只能现场拿号,10个人以上才能坐包厢,且人到齐了才能入坐。

但也正是严格的拿号机制,让黄牛们有了可乘之机。

“他们三五个人一起,隔断时间就轮流上来拿号,现场那么多人,工作人员很难看清他们的脸。”

罗炯说,一个黄牛号少得卖一百多,贵得能卖到三四百,这严重扰乱了市场,也影响天宝的招牌。

为了解决问题,天宝转为线上拿号,可是黄牛们又用不同的微信号大量囤票,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更加严格的执行拿号机制,尽可能保证公平”。

但也因此,很多食客质疑天宝因为生意做大了开始欺负顾客了。

“我们排了个包厢号,十个人已经来了八个都不让进,是不是在饥饿营销?”,一位从黑龙江来长沙游玩的小姐姐在门口等位的时候抱怨。用完餐后又对记者说,服务员在她们用餐时一直强调必须十个人才能坐包厢,这消费体验太不好了。

“这就是恶性循环,黄牛来捣乱,我们就只能严格管理,太严就难免给客人带去不好的消费体验”,罗炯迫切想要解决问题,却不知从何下手。

或许,这就是成名的烦恼……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南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